小猪百科

手机版

青海彩陶艺术文物展亮相省城

  山西晚报·山河+讯(记者 孙轶琼)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黄河流域博物馆之间的交流合作,9月2日,由太原市文物局、西宁市文化旅游广电局主办,太原市博物馆、西宁市博物馆和青海柳湾彩陶博物馆承办的“河湟陶韵——青海彩陶艺术文物展”在太原市博物馆开幕。展览通过精美的彩陶展品,带领观众穿越时空隧道,回望河湟先民对美好生活的描绘与追求,走进青海灿烂辉煌的史前文明。
  青海地处我国内陆西北腹地,与雄踞世界屋脊的西藏并称为青藏高原,因境内有全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而得名。青海也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三万年前这里就有古人类敲打石器的铿锵之声。进入新石器时代,生活在这片神奇土地上的原始先民就用自己智慧的大脑和勤劳的双手,谱写了人类彩陶文明史上最华丽、最绚烂的篇章。本次展览根据彩陶演变时间脉络分为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辛店文化三个单元,系统梳理了青海彩陶文化艺术的发展历程。展出文物包括陶器、石器和骨器等类别,共115件套,绝大多数来自青海柳湾墓地。1974年至1981年,青海乐都柳湾墓葬遗址完整地发掘出1730座墓葬,出土的4万余件文物中,彩陶就有2万余件,“裸体人像彩陶壶”“方形彩陶器”“系列蛙纹彩陶壶”“彩陶靴”等更是让人走进了梦幻般的彩陶仙境。
  特别推荐
   青海彩陶,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早期的代表性遗存,距今5300-4000年。在本次展览中,推荐大家按照不同的单元主题去看,欣赏彩陶的“变幻”,感受中国史前文明所蕴涵的独特魅力。
  
变形鱼纹彩陶盆(马家窑类型)
  陶盆通体以黑彩绘制纹饰,通过地纹留白形成高度抽象化的变形鱼纹。内底中心饰圆点纹与三层同心圆纹,同心圆外有八条变体的鱼游动在水波中,纹饰的装饰意味已很强烈。
  
漩涡纹彩陶壶(半山类型)
  半山类型彩陶壶的漩涡锯齿纹,是继承马家窑文化类型漩涡纹基础上,又在平行线绘上黑色锯齿而形成的一种代表性的创新彩陶纹饰。它由四个以上的漩涡勾连,左右两方连作。自半山类型开始,彩陶开始采用黑、红两种色彩绘图,形成了鲜明的色彩对比。
  
裸体人像彩陶壶(复制 马厂类型)
  裸体人像彩陶壶是柳湾出土最具艺术特色的一件彩陶器,该彩陶珍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这件彩陶的出现,曾引起考古和学术界热议,人们对裸体人像彩陶壶人物的性别和表达的思想情感众说不一,唯一达成共识的是这件陶器为我国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浮雕艺术作品。裸体人像彩陶壶已载入我国美术史教科书。
  马厂类型的彩陶是新石器时代遗存数量最大、器型最多、彩绘纹饰最为丰富、艺术创造最为奇特的时期,人类生活中的锅、碗、盆、钵、罐、壶等各种器皿在这一时期彩陶制作中一应俱全,是中国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彩陶文化的绝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