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设备校准参数,确保数据实时上传至环保监管平台。”9月2日,在敬业集团乌兰浩特钢铁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乌钢”)厂区西北侧,工程技术人员正忙着调试新安装的空气质量监测微站,设备屏幕上PM2.5、PM10、风向、流速等指标数值实时跳动,标志着乌钢全面向超低排放目标迈进,跻身全国城市环保绿色型钢企先进行列,企业绿色升级进入全新时代。
工作人员调试空气质量监测微站
据了解,乌钢超低排放改造项目于今年8月初正式启动,计划总投资1365万元,覆盖全流程工艺设备,包括1台240平方米带式烧结机、1座1200立方米高炉、1条双高棒生产线等核心生产设施以及1套50兆瓦超高温超高压煤气发电机组。项目预计今年12月建成投用。目前,门禁系统已安装完成,环保大屏设备安装工作也已启动,各项施工稳步推进。
工作人员调试采集各种数据
“我们严格把超低排放改造作为企业绿色转型的‘一号工程’。”乌钢环保部部长杨乃林表示,公司把改造工作分为有组织排放治理、无组织排放管控、清洁运输三个核心板块,确保全流程无死角。针对烧结、竖炉、炼铁、炼钢等主要生产工序的环保排放源,全部配套安装高效除尘、脱硫、脱硝设备。以烧结机为例,改造后其颗粒物排放浓度将稳定控制在2毫克/立方米左右,远低于国家超低排放标准规定的10毫克/立方米。
安装有组织类别的在线监测站房设备
走进乌钢原料厂区,一座占地约8000平方米的全封闭料场内,各类原燃料整齐堆放。“以前原料露天堆放,遇到大风天气容易产生扬尘。”乌钢原料部副部长于浩介绍,封闭料场不仅配备了全覆盖喷雾抑尘系统,还在原料装卸、输送的关键节点设置了收尘装置,确保原料从进场到使用全程在封闭空间内完成,装卸时喷雾系统同步启动,从源头减少粉尘无组织逸散。
无组织一体化管控平台
据测算,超低排放改造项目投运后,乌钢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50吨、氮氧化物排放200吨、颗粒物排放30吨,将有效助力兴安盟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超低排放改造不是‘负担’,而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杨乃林表示,乌钢将以此次改造为契机,持续完善环保管理体系,为钢铁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乌钢方案”,推动地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共进。
记者:李健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