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猪百科

手机版

12.7元套餐、5元鸡腿……星级酒店的摆摊“计”

傍晚4点40分,济南泺源大街良友富临大酒店门口,小推车上形形色色的炸货卤味热气蒸腾,排队市民从门口一直延伸至人行道。

同一时间,中豪大酒店一盘新鲜出炉的蛋挞三分钟售罄,蓝海御华15元的小酥肉比街边小摊还便宜。舜和酒店董事长任兴本手持炒勺为顾客盛菜的画面,在社交媒体传播超5万次。

进入夏季,一场突如其来的“摆摊潮”席卷泉城10余家四星级以上酒店。

价格破壁:从包厢到街头的平价突围

星级酒店走出金碧辉煌的宴会厅,来到街头巷尾的家门口。这种“反差感”吸引了不少消费者的眼球,但价格才是打动消费者的核心要素。

作为消费者印象中的“老牌名店”,这些星级酒店的菜品品质本就口碑较好,但此前的整体价格相较于街头餐馆却显得颇高。而如今走出包厢、摆上街头,这些酒店不约而同选择了同一条路:维持品质、降低价格、留住顾客。

良友富临的早餐摊上,1元一个的茶叶蛋、2元一个的粽子,价格仿佛回到多年前。

吉华大厦的便民外卖摊里,9元一斤的炸萝卜丸子、5元一个的鸡腿,比起街边快餐也毫不逊色。

舜和酒店均价12.7元的餐品,甚至便宜过“拼好饭”。

“我们在成本控制方面有优势,拥有自己的食堂和外部合作渠道,供应链也成熟完善。”良友富临大酒店餐饮总监、行政总厨艾明泽说。

价格之外,品质同样是竞争力。

“48元一个肘子不贵,味道也确实好,最关键的是卫生有保障。”排队购买熟食的市民李先生说。

“降价保质留客”不仅体现在摆摊上。

某本地生活服务平台数据显示,济南多家四星级以上酒店还推出了人均不过50元的团购套餐。通过省去包厢服务费,盘活闲置厨师和人力资源,星级酒店向平民化转变。

转型动因:压力之下的主动求变

这场席卷星级酒店的“摆摊潮”,表面看是经营压力下的应变之举,实则还蕴含行业主动转型的逻辑。

“确实今年的日子也比较艰难,这段时间的业绩下滑也比较明显。但是我们不能去抱怨环境,而是应该去适应环境、找到新的增长点。”山东某酒店负责人告诉记者。

根据红餐产业研究院“2025年餐饮消费大调查”显示,2024年餐饮消费支出增加的消费者占比从2023年的50.0%降至31.3%,而支出减少者则增加了4.8个百分点。

民政部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结婚登记量降至610.6万对,同比下降157.6万对。这对以婚宴为重要收入来源的星级酒店造成冲击。

“开设外摆、卖早餐、卖炸货卤味,是我们在目前一个形势下寻求开拓新市场的一个尝试。这件事我们会长期做下去,并且我们还打算再加一部分夜宵的内容。”艾明泽说。

良友富临大酒店从约一周之前开始摆摊售卖早餐,随后又增加了下午的档期,平均每日新增收入超过1万元。

“我们是比较早一批去做酒店外摆以及盒饭外卖的高端酒店,目前这部分业务成熟了,整体的营收也稳定了。”山东某酒店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

而星级酒店在做外摆的同时,他们还选择建立起自己的社群,利用私域流量来延伸消费链条。

有的星级酒店建多个微信群,一些顾客可以从线上订餐,来了直接拿上就走,还有一些顾客的意见建议也可以在群里反馈。

开拓新的销售渠道,利用新的消费模式去促进业绩的增长。在市场环境愈加复杂的今天,曾被视为“高贵”的星级酒店在求变探路。

政策适配:外摆经济的合规化探索

外摆增收并非是济南星级酒店的独门秘籍,在全国各地,星级酒店开始摆摊。

郑州某五星级酒店摆摊日营业额突破6万元;长沙一酒店因市民热情高涨“被迫”提前营业;常州文璞酒店借鉴国际经验,售卖自助餐剩余菜品的盲盒……

“走出去”拥抱大众,成为星级酒店的共同选择。

较高的营业额和街头排起的长龙,是消费者与市场的认可。

中国饭店协会会长陈新华曾表示,市场已发生变化,旅游休闲市场增长的同时商务市场分散,目的地趋于多样,酒店侧供给增加且季节性问题突出。

星级酒店选择“外摆”开辟增收新路,是解决供给与季节性问题的方法。

今年5月济南市城管系统“双月”例会上特别强调,“在确保市容秩序前提下,各区县可结合实际,引导重点商圈、商业街区在自有规划红线内利用广场探索发展外摆经济”。

无独有偶,今年4月三亚市天涯区探索商户临时外摆政策;前不久浙江推出2025年暑期促消费行动,提出“有序放宽商业外摆,鼓励发展限时步行街”;上海市黄浦区则印发《“外摆位”实施意见(试行)》,明确定义、适用范围和管理原则。

天还未黑,良友富临大酒店的最后一只椒麻鸡已被下班的白领取走。

泺源大街车流渐密,中高端餐饮的生存逻辑正在悄然改变。

当星级主厨的炒勺遇见街头炊烟,当金碧辉煌的门面是端着免费绿豆汤排队买单的顾客,这是酒店业对消费分级趋势的一次适应和转型。

(大众新闻记者 苏月鹏 张锡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