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又在南海搞小动作了!
据美国海军学会新闻网6月下旬报道,美国国会正考虑在菲律宾设立弹药生产与储存设施,以解决对所谓“印太地区”缺乏前线制造设施的焦虑。
这波操作可谓是“旧瓶装新酒”,早在今年4月,就有报道称美国海军部正寻求在菲律宾的苏比克湾和克拉克空军基地附近租赁一处3万平方米的库房,建立目前全球最大规模的装备预置设施。
明摆着是被人当枪使了,菲律宾马科斯政府却挺“配合”,不仅又给美军开放了4个基地,使境内美军基地总数达到9个,还在吕宋岛部署了射程2500公里的“堤丰”导弹。这一远超常规防御需求的部署,暴露了马科斯政府进行一场高风险的政治豪赌的真实目的,就是试图实现与美国深度捆绑的军事合作,通过升高南海地区紧张局势来显示自己的“战略价值”,以此换来美国的支持,转移国内焦头烂额的社会矛盾,巩固自身的权力。但是,机关算尽,马科斯的国内支持率依旧跌至25%左右。菲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批评马科斯:“你没有理由偏向美国!”有些民众甚至“灵魂发问”:“美国的弹药和导弹能解决菲律宾的发展问题,能当饭吃吗?”
反观美国,它在菲律宾大规模预置弹药,幻想着一旦有情况,只需把人空运过来,落了地操起枪就能开干,这不过是用老经验看新战场:现代战争日益突显无人机、网络战和远程精确打击能力的重要性,在固定的战线上“拼人头”“拼库存”的战法已经成为过去时。而且,固定的大型弹药库在战时极易成为首要打击目标,所谓的“全球最大装备库”反而可能在开战之初就变成了巨大的“烟火”。美国此时欲在菲律宾复制冷战时期的招法,恰恰暴露了其战略困境。这些刻舟求剑式的举措,不过是衰落霸权的一种虚张声势与自我安慰。
虽然美国依然想在亚太地区展示其力量投射能力与“卓越领导力”,但它的力不从心是显而易见的。美国防务部门高层在香格里拉对话会上呼吁盟友“慷慨解囊、分摊军费”,寄希望于盟友替它在南海“大展拳脚”,自家海军的“尼米兹”号航母在完成与菲律宾的联合巡逻后穿越南沙海域时,主动公开航行路线并暂停舰载机起降,美其名曰“避免误判”。“华盛顿”号航母5月25日离开日本母港进入南海,仅10天后(6月4日)便匆匆返回。尽管五角大楼以“计划内装备检修”为由解释,但如此短暂的所谓“战斗巡航”,以往在美军是没有的。事实上,美军也知道它在南海搅不起多大的风浪,出任务更像是打工仔上班“摸鱼”,打个卡就下班了事。
更何况,美国对其盟友从来都是口惠而实不至,还对东南亚一众国家施加高关税进行盘剥。结果呢?东盟成员国“默契十足”地集体缺席美菲主导的联合演习,刻意与之保持距离。这说明,在南海问题上,域内主要国家正纷纷用行动投票,更倾向于寻求实实在在的经济合作,而非在一张空头支票下被迫选边站队。美国无视这一现实,还想着将菲律宾打造成“前沿火药库”来给其他国家打样,几多喧嚣也不过是一场政治表演,难以改变域内国家向往和平、合作的大势,反而令美菲两国更加暴露其跳梁小丑的本质。
文字:齐为群
漫画创意:王粲 李庆桐
漫画制作:陈然
编辑:刘妍
来源:中国军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