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猪百科

手机版

电线私搭乱接、液化气罐随意摆放,大连部分早市暗藏消防隐患

大沟早市存在电线私搭乱接现象。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卫巍 摄

随着城市经济的蓬勃发展,早市夜市已成为市民休闲娱乐、品尝美食的热门去处,还出现了一批承载城市烟火气的“网红早市夜市”。热闹繁华的背后,消防安全隐患不容忽视。近日,记者深入我市多个早市夜市,发现消防安全隐患不少。

出口被堵 逃生路径不明

近日,记者来到沙河口区的交大美食街夜市。这里是深受年轻人追捧的网红夜市之一,前来逛街、品尝美食的市民络绎不绝。记者在现场看到,此处的小吃摊大多使用液化气作为燃料,有的液化气罐随意摆放,周围还堆放着各种易燃物品。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商贩,询问一旦发生火情是否知道从哪里逃?多位商贩回答,露天市场可以从几个胡同口跑出去。可记者发现,这些路口或被车辆封堵,或被杂物堵塞,一旦逃生人流密集基本很难跑出去,还非常有可能发生人员踩踏等次生灾害。

中山区中原一条街夜市也存在类似问题。该夜市是东西两个方向的一条长廊,两边是经营的商户。记者发现,供人员疏散的路径狭窄,还被杂物堵塞。

5月15日,记者来到了位于兴工街中央大道地下一层的倍客优市集。这里也是深受年轻人追捧的“网红集市”。可以看到几乎每个食品商铺门前都摆有手提式干粉灭火器和手提式水基型灭火器。地面上的绿色安全出口指示灯也都亮着,记者随机推开一个安全出口的门,是打开的,通道畅通。但是记者没有在该市集找到消防安全疏散图。地下市集面积大,商铺林立,路线错综复杂,人流密集,视野有限,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发生火灾,在缺乏路线总览图的情况下,人群难以在短时间内分流逃生,极易发生混乱,造成拥堵甚至踩踏,进而导致灾难性后果。

消防站前有杂物 电线私搭乱接

除了疏散通道问题,一些早市夜市的消防器材也存在隐患。记者在交大美食街夜市看到,微型消防站前已经被废旧的椅子等杂物堵住,周边还堆积大量易燃物品。

甘井子区湾家的大沟早市里,记者在一个售卖油条的摊位看到,摊主自行拉线接电,一个电源箱里分出若干电源,存在超负荷风险;一个售卖肉夹馍的摊位上,摊主使用卡式炉对食物进行加热,而这种方式也存在一定消防隐患。同时,不少摊位都使用液化气罐。

记者采访获悉,目前一些早夜市存在的消防隐患问题已经得到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并着手展开处置。以甘井子区辛寨子街道为例,自我市开展消防隐患集中整治行动以来,该街道已收缴存在安全隐患的黑液化气钢瓶16个、卡式炉3个。整治行动聚焦餐饮摊贩密集区域,针对占用消防通道经营、违规使用燃气设备等安全隐患展开拉网式排查。行动中,执法人员采取“劝导+执法”相结合模式,对占道经营的流动摊点进行现场规范和执法,消除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隐患。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卫巍 常婷)

短评:在袅袅“烟火气”中筑起“防火墙”

万恒

城市的早市夜市,承载着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何在守护城市烟火气的同时筑牢消防安全防线,考验着城市治理的智慧与担当。

烟火气与安全本非对立,要让两者兼得,关键在管理精细化。记者采访中发现的问题,本质上都是可预防、可整改的,暴露出一些早夜市管理环节尚存疏漏。相关部门需将消防规范前置,通过科学规划摊位布局、强制设置疏散指引、定期巡检设备电路,将隐患消除在萌芽阶段。

让烟火气和消防安全共存,还需构建多方共治的格局。摊贩是市场的主体,但部分经营者安全意识淡薄,市场管理部门需加强安全培训,将消防知识纳入准入考核,倒逼责任落实。如此才能让热闹的集市既有人间烟火,亦有秩序井然。

“网红集市”里升腾的烟火气,是一座城市活力与温度的生动注脚。集市经济的繁荣不应以安全为代价,而监管也不能因噎废食,让城市失去温度。只有通过制度完善、技术创新等多措并举,才能在袅袅“烟火气”中筑起坚固的“防火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