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猪百科

手机版

惠州:多个场馆以各种活动“破圈”,受到游客市民欢迎

  逛非遗馆尝美食,在东坡祠看演出,到惠州植物园赏花,去东江纵队纪念馆了解红色文化……五一假期,惠州博物馆、惠州多个非遗馆、东坡祠、惠州植物园、东纵纪念馆等,多个场馆以各种活动“破圈”,受到了游客市民的欢迎。

  特色文化活动

  丰富游客假日体验

  走进水东街,推开惠阳非遗展示馆大门,仿佛踏入时空交叠的民俗画卷。竹编传承人陈师傅的指尖正翻飞着篾条,细如发丝的竹丝在灯光下流转出光泽,七八个孩子围坐案前,将浸泡过的竹片编成小船灯骨架。竹丝穿梭间,一盏船灯渐次成型。对面的竹编相框体验区,情侣们把合照嵌入竹编画框,篾条天然的肌理为相片镀上时光滤镜。(惠阳非遗馆一系列不同类型的活动 ,丰富游客的假日体验,满足多样的文化需求。

竹编传承人陈师傅的指尖正翻飞着篾条,七八个孩子有样学样,将浸泡过的竹片编成小船灯骨架。

  空气里浮动着黄金酥丸的焦香,非遗美食展台前排起蜿蜒长队。"外酥里嫩,肉汁会在嘴里跳舞!"来自东莞的游客谢先生咬下酥丸时,手机镜头正记录着爆浆瞬间。今年,五一假期,除了惠阳,惠城、博罗、龙门等多地非遗馆精心策划了各项特色活动,供游客体验。

  从非遗馆继续前行,惠州苏东坡祠已化作千年前的岭南庭院。观众刚踏入朱红门槛,便见“苏东坡”身着布衣、手持竹杖踱步而来,一句“此心安处是吾乡”瞬间拉满穿越感。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指导、惠州歌舞剧院创作的沉浸式文旅剧《不辞长作岭南人》于五一期间连续三天在东坡祠上演。古筝声起,舞者自回廊转出,重现东坡酿酒、修堤的旧事,连檐角风铃都似在应和台词。最妙是互动环节——观众可与“朝云”对诗、随“农人”学酿桂酒,散场时人手一枚竹简书签,墨香混着祠堂檀香,真叫人恍惚不知今夕何年。

沉浸式文旅剧《不辞长作岭南人》于五一期间连续三天在东坡祠上演。

  “3、2、1,开始抢答!”在东坡祠东坡书院里东坡寓惠知识挑战赛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参与。穿汉服的小姑娘踮脚高呼“我知道!”,戴眼镜的老伯举着手机偷查资料,连围观游客都被逗得直拍大腿。奖品区“鹅城礼记”文创更是吸睛,答对三题者抱着麒麟抱枕得意大笑,围观群众直呼“明日再战”。

  推出各类精品特展

  打造充实精神之旅

  惠州植物园是具有惠州特色兼具生态保护、科普教育、娱乐休闲及人文体验等多功能的精品景观型植物园。每逢节假日,总能吸引市民游客纷至沓来。5月2日上午,记者来到惠州植物园,只见园内众多乔木、灌木、草本植物错落有致,鸟语花香,游人如织,市民游客纷纷来到这里,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从东莞来到惠州游玩的刘宇浩一家三口来到惠州植物园游玩,边走边欣赏风景,“惠州植物园有各种各样的植物,带孩子来这里,既能亲近自然,又能学习到植物知识,还促进了亲子感情。”刘宇浩高兴地说,惠州是一座非常宜居的城市,接下来他还计划到惠州西湖、水东街、东坡祠等地看看,让孩子更好地了解传统历史文化。

惠州植物园鸟语花香,游人如织。

  惠州植物园工作人员张露瑶告诉记者,为了增加市民游客来惠州植物园的观赏体验,“五一”期间,惠州植物园还特别开展《国家公园、国家植物园联合科普展》,增设了植物造型景观,同时增加了安保、保洁、服务志愿者队伍,保障游客游园安全。据初步统计,5月2日当天,惠州植物园入园达近3万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近30%。

  惠州市东江纵队纪念馆作为红色旅游景点,生动展示了华南抗日武装力量的光辉历史。五一小长假,不少市民游客前来参观,缅怀先烈的同时,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

  记者了解到,为丰富五一假期游客的文化体验,弘扬红色文化,5月3日,惠州市东江纵队纪念馆还开展了“寻迹东纵史,答题赢惊喜”——东纵知识大挑战活动。题目主要围绕东江纵队的历史事件、英雄人物事迹、重要战役等内容,既有趣味性又具知识性。活动中,游客们积极参与,现场气氛热烈,更有许多小朋友参与其中。游客表示,通过这种答题的方式让他们在游玩的同时,对东江纵队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五一假期,前来东江纵队纪念馆参观的市民很多,据初步统计,5月1日至3日,入馆人数达到3万多人次。”惠州市东江纵队纪念馆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纪念馆将继续创新活动形式与内容,吸引更多游客参与,让红色文化深入人心。

  统筹:惠报全媒体记者谭琳

  采写:惠报全媒体记者谭琳 骆国红

  图片:惠报全媒体记者李松权 谭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