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24时,为期62天(7月1日—8月31日)的2025年铁路暑运正式落下帷幕。记者从贵州铁路部门了解到,暑运期间,贵州铁路累计发送旅客2232.3万人次(日均发送36万人次),同比增长10.6%,创下历年同期最高纪录。
其中,贵阳火车站管辖的贵阳北、贵阳东和贵阳三大贵州铁路重点客运站分别发送旅客856.7万人次、175.4万人次、173.3万人次。三大站累计客发量达1205.4万人次(日均发送19.4万人次),占贵州铁路客发总量的54%,创迄今为止三大站暑运客发量的新纪录,贵阳铁路客运枢纽地位进一步凸显。
值得一提的是,8月10日,贵阳三大站共发送旅客22.8万人,成为今年暑运发送旅客最多的一天,与历年国庆长假三大站单日最高客发量相当,刷新历年暑运单日发送旅客的最高纪录。
此外,遵义站发送168万人次,凯里南站发送102.7万人次,安顺西站发送111.8万人次,六盘水站发送102.3万人次。贵阳北、贵阳东、安顺西、榕江等站多次刷新单日客发量纪录,成功应对暑期学生流、旅游流、探亲流“三流叠加”的压力,顺利完成运输保障任务。
今年暑期,从出行方向来看,旅客流向呈现出“省外辐射、省内聚集”的特点:省外主要集中在贵阳前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客源地,省内则集中在前往贵阳、遵义、安顺(黄果树瀑布)、凯里(千户苗寨)、铜仁(梵净山)、六盘水、荔波(小七孔)等热门旅游目的地。贵广、沪昆、贵南等高铁线路列车爆满,持续引领客流增长。
从抵黔客流来看,“多彩贵州”“爽爽贵阳”凭借“西南天然大空调”的优势,吸引了全国各地旅客争相赶赴贵州避暑纳凉。贵阳市跻身国内游热门城市前10名,六盘水市、毕节市等地成为避暑旅居的优选目的地,超千万旅客通过铁路赴黔、赴筑避暑观光,带动贵州铁路客流屡创新高。
面对旺盛的出行需求,贵州铁路依托大数据实施“一日一图”,动态调整列车开行,多举措提升运输能力。暑期贵州铁路累计增开夜间动车、高峰线等列车976趟次,重联列车2万趟次,重点保障广深沪等省外客源地和黄果树、荔波等热门景区的运能,有效缓解购票压力。同时,借助铁路12306售票和候补购票大数据,深入分析旅客出行需求,通过动车组重联、普速列车加挂车厢、增开临客等方式,动态补充热门时段、方向和区间的运力。
贵州铁路还增开多趟旅游专列,串联省内主要旅游城市。针对荔波小七孔、黄果树瀑布景区、榕江村超、六盘水马拉松赛事等重点场景,优化安顺西、荔波、六盘水等车站的进出站流线,联合地方文旅部门在荔波、毕节、黔西、六盘水等站设置直通车换乘点,打通换乘“最后一公里”。同时,保持普速列车开行规模,持续运营贵阳至昭通、贵阳至玉屏等公益性“慢火车”,保障老少边和脱贫地区群众的出行需求。
面对“汹涌”的离黔和抵黔客流,贵州铁路从环境、品牌、重点关爱三方面升级服务。在客流高峰时段,动态增加安检、验证、检票通道,优化乘降流线,并与市政交通部门联动,高效疏解到站客流。贵阳北、毕节、安顺西、盘州等车站依托“多彩黔行”“三省红都”“瀑乡驿站”等服务品牌,成立党员服务队、青年突击队,为旅客提供问询求助、换乘咨询、旅游信息推介、美食美景介绍等综合服务,助力地方文旅发展。针对老弱病残孕幼等重点旅客,开设“绿色通道”,提供爱心帮扶,累计服务重点旅客36万余人次;落实学生旅客购票优惠政策,在各车站安排专人引导学生购票,提升开学季出行体验。
虽然暑运从时间上已经结束,但客流高峰预计将持续到9月上旬末。铁路部门提示广大旅客:留足候车时间,切勿“掐点”乘车;看管好随身物品,避免丢失遗落;一定要通过官方唯一火车票网络售票渠道——铁路12306网站(含手机客户端)购票。
记者 曾秦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