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开启,群众出行增多,加上假期期间可能迎来强降雨、强对流等极端天气,这些因素给全省安全生产工作带来不小挑战。连日来,广东接连召开多场会议部署“五一”假期前后安全生产工作,要求各地各部门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强化责任落实,形成层层压实、环环相扣的责任闭环,确保安全生产工作全链条、全覆盖、无死角。
全省各地各部门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有关部署,迅速行动起来,共同织密织牢“安全网”,抓紧抓实2025“隐患排查治理年”行动,从根本上堵塞漏洞、补齐短板,坚决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防患于未然
开展拉网式起底式隐患排查
走进中建三局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冷链中心项目的施工现场,1000余名建设者正抢抓施工黄金期火热奋战。
中建三局东部枢纽项目负责人周旭介绍,项目开展“五一”节前安全大检查,组织施工现场危险源“拉网式”排查,重点对大型设备、中小型机具、消防设施和临边防护、临时用电情况开展检查,确保“零隐患”生产。
安全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容不得一丝侥幸,要强化源头防控,有效防范遏制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广东正推进开展2025“隐患排查治理年”行动,聚焦重点行业领域、人员密集场所、危险作业、重要工程等方面,组织开展拉网式、起底式排查。
交通运输行业具有点多、面广、线长的特点,与群众出行安全休戚相关。据省交通运输厅预测,“五一”假期全省高速公路日均车流量约858万车次,同比增长8.06%。港珠澳大桥日均车流量约2.3万车次,同比增长43.75%,深中通道日均车流量约15.3万车次。
“当前,高速公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由‘考前准备阶段’进入‘答题阅卷阶段’。”省交通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厅近期深入推进交通运输部“1+1+N”安全风险管控体系,初步建立了地质灾害风险防控“一张清单”,建立健全常态化沟通会商、公路巡查和运行监测、分级分类动态阈值管控等“三个机制”。
为扎实做好工信系统安全生产工作,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假期将督促民爆企业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排查安全生产和消防风险隐患;指导监督民机民船制造业企业履行安全生产法定义务,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统筹做好无线电安全保障措施,及时处理无线电干扰,主动排查安全隐患。
同时,省安委办、省应急管理厅加强统筹协调,会同主管部门迅速开展消防安全排查整治,强化节假日文化旅游、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以及其他重点企业、场所安全防范,督促指导重点地区、重点单位加密排查整治重大隐患。今年以来,省应急管理厅推动全省排查重大事故隐患7714个,整改完成率达96.7%,第一季度全省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33.1%、23.9%,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质效显著提升。
为全面提升基层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多部门还深入基层一线“送专家、送技术、送服务”,开展精准高效的服务帮扶行动。
河源市某水电站内,省水利厅组建的“业务骨干+专家”服务帮扶团队,针对设备陈旧老化、消防设施缺失等12项安全隐患,提出定期检测、规范设施设备管理等措施建议,为其开出安全“良方”。截至目前,该团队共帮扶7宗工程、22家单位,累计帮助各单位排查治理风险隐患70余个,其中重大隐患5个。
多部门联动
合作织密防灾减灾安全网
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不仅要提前打“预防针”,还要持续加强安全监管,打好“持久战”。
“五一”假期正值广交会第三期,省商务厅将会同各市展团,加强对参展企业展位、展品巡检,提醒各市展团在撤换展期间加强证照、展品等安全管理,确保广交会平安有序;假期期间,省市场监管局将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以人员密集场所电梯、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及旅游观光车辆、锅炉等为重点,开展针对性监督检查。
省文化和旅游厅将派出4个暗访组,对珠三角、粤东、粤北文旅市场活跃的8个地市进行“体检式”暗访,重点了解文旅场所消防安全问题整改和防范情况。
广东公安交管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节前已会同“一路多方”,科学制定“一点一策”分级管控疏导方案;假期期间,全省交警将持续开展面包车违法载人、货车综合治理、“两客一校”整治等专项行动,统筹组织开展高速公路秩序整治、夜查酒驾、摩电整治3个行动。
假期期间,群众出行增多、活动密集,各地各部门将严格落实值班制度,有效监管安全隐患。
省林业局“五一”期间将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关键岗位24小时值班值守和信息报送制度;省卫健委各单位将严格执行24小时专人值班和领导干部在岗带班、外出报备制度,严格落实请示报告制度、畅通信息报告渠道。
平安是极重要的民生,也是最基本的发展环境。扎实做好全省安全生产和消防各项工作,离不开多部门间的紧密合作,共同织密安全生产网。
为更好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省交通运输厅强化交通、交警“握手机制”,抓好“一路多方”联勤联动,预置应急和救援力量,加强联合巡查,提升路面见警率;加强监测调度,会同气象、公安等部门“每日研判”,对跨江跨海通道、出入省主通道等易拥堵路段密切监测调度,优化完善“一段一策”“一区一策”“一站一策”,提高假期通行效率。
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五一”期间,全省6个市、16个县(市、区)地质灾害风险较高,需加强地质灾害防御。尤其是地质灾害易发地区、景区、交通路段,应注意防范局地短时强降雨诱发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
接下来,省自然资源厅将联合省地质局,在韶关、河源、梅州、阳江、茂名、肇庆、清远、云浮等重点防御地区,探索开展“龙舟水”期间地质工程师驻县包乡试点,打好汛期地质灾害防御主动仗。
南方日报记者 曾良科 黄叙浩 李赫
昌道励 宾红霞 邵一弘 吴少敏
关喜如意 周人果 唐子湉 袁佩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