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芯片领域“六边形战士”在榕亮相
“星光智能五号”可让大模型进行本地化部署
“星光智能五号”芯片。林凯航 摄
“我预计,它将引领产业的大变革。”4月30日,在数字峰会新闻发布厅,“星光中国芯工程”副总指挥、中星微技术CEO张韵东从怀中掏出一颗芯片,宣布中星微最新一代AI芯片“星光智能五号”在数字感知芯片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成功运行DeepSeek 16B大模型,成为首款全自主可控的能够单芯片实现通用语言大模型和视觉大模型同时运行的嵌入式AI芯片。
这颗芯片采用中星微自研的通用多核异构GP-XPU架构,比CPU+GPU架构在运行效率、实时性、性价比、安全性等方面大幅提升。张韵东将它形容为“六边形战士”,“作为AI芯片领域的全能型选手,‘星光智能五号’以高效率、低能耗、低成本、体积小、强安全性、高适应性等6个核心优势树立行业标杆”。
据了解,人工智能芯片包括云端AI芯片和端边AI芯片。云端AI芯片通常部署在数据中心或云端服务器上,负责大规模的数据处理和复杂的计算任务。端边AI芯片主要部署在前端设备上,有广泛的应用场景,如摄像头、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设备、机器人、无人机等。“‘星光智能五号’很特别,既具备云端AI芯片的强处理能力,又具备端边AI芯片的实时处理能力,以及安全保护机制、低能耗、小尺寸等特点。这款芯片的推出可以让大模型进行本地化部署,应用到千行百业。”张韵东说。
中国第一颗百万门级超大规模数字多媒体芯片“星光一号”2001年诞生以来,从一代到五代走过20多个年头。“星光中国芯工程”总指挥、中国工程院院士邓中翰感慨地说:“‘星光中国芯工程’不仅结束了中国无‘芯’历史,而且让中国芯片第一次走出国门,打入国际市场,创造了很多第一。”(记者 蒋雅琛)
来源:福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