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猪百科

手机版

图片故事丨帕米尔高原上的蒲公英老师

这是新疆克州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23名队员的拼版照片。第一排从左至右:王鹏飞、努尔比耶·热合曼、苏魏兵、李磊、高潮;第二排从左至右:田狂、高淑贤、麦麦提伊敏·库迪热提、兰佳惠、冉雪群、闫泽峰;第三排从左至右:熊丹妮、裴高渲、王艺枝、王俊文、李轲凡、廖佳丽;第四排从左至右:张阳帆、黄少竹、平李棋、覃聪玟、姚智戈、王天瑞(4月24日摄)。

每一株蒲公英的逆风飞行都是一场远征。在帕米尔高原支教的志愿者,正是这片土地最执着的“播种者”——他们用青春证明,当知识的蒲公英随风散开,也能翻越雪山达坂绽放出绚烂的色彩。

雪山之下,戈壁滩上,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谢依特小学坐落于此。这所小学是一所距离边境线47公里、主要由柯尔克孜族学生组成的村级小学,2022年8月成为该州首个西部计划志愿者包校支教的试点学校。23名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的志愿者在这所小学承担着教书育人的工作。经过近三年的支教服务,学生的学习成绩显著提高,得到当地广泛认可。

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这支志愿者服务队获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他们如同坚韧的蒲公英,在帕米尔高原的褶皱深处,用教育为祖国边疆播种希望,让悠悠歌声与琅琅书声在国境线上回响。

新华社记者 王菲 摄

4月23日,在新疆克州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谢依特小学,支教教师王俊文(中左)、李轲凡(中右)和学生在一起。新华社记者 王菲 摄

4月23日,在新疆克州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谢依特小学,支教教师麦麦提伊敏·库迪热提(中)教学生打篮球。新华社记者 王菲 摄

4月23日,在新疆克州阿图什市哈拉峻乡,支教教师高淑贤(左)家访时,学生的母亲紧紧握住她的手。新华社记者 王菲 摄

4月23日,在新疆克州阿图什市哈拉峻乡,支教教师高淑贤家访时热泪盈眶。新华社记者 王菲 摄

4月23日,在新疆克州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谢依特小学,支教教师闫泽峰给学生上课。新华社记者 郭燕 摄

4月23日,在新疆克州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谢依特小学,支教教师高淑贤和学生们在一起。新华社记者 王菲 摄

4月23日,在新疆克州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谢依特小学,支教教师麦麦提伊敏·库迪热提在办公室备课。新华社记者 王菲 摄

4月23日,在新疆克州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谢依特小学,支教教师高淑贤(左一)等在食堂照顾学生就餐。新华社记者 王菲 摄

4月23日,在新疆克州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谢依特小学,支教教师王俊文给学生上课。新华社记者 郭燕 摄

4月23日,在新疆克州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谢依特小学,支教教师高淑贤(左一)在班里展示她为学生们制作的“AI梦想职业照”。新华社记者 王菲 摄

4月23日,在新疆克州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谢依特小学,学生们在支教教师的照顾下就餐。新华社记者 王菲 摄

4月23日,在新疆克州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谢依特小学,支教教师王俊文带着鼓号队学生排练。新华社记者 王菲 摄

4月23日,在新疆克州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谢依特小学,支教教师麦麦提伊敏·库迪热提教学生打篮球。新华社记者 王菲 摄

4月23日,在新疆克州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谢依特小学,支教教师裴高渲(左)和学生们一起打乒乓球。新华社记者 王菲 摄

4月23日,在新疆克州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谢依特小学,提到即将毕业,六年级学生和支教教师高淑贤(左)都流下了眼泪。新华社记者 王菲 摄

4月23日,在新疆克州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谢依特小学,支教教师高淑贤和学生们一起放风筝。新华社记者 王菲 摄

4月23日,在新疆克州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谢依特小学,支教教师麦麦提伊敏·库迪热提给学生上课。新华社记者 王菲 摄

4月23日,在新疆克州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谢依特小学,支教教师王艺枝指导兴趣小组学生跳舞。新华社记者 徐宏岩 摄

4月24日,在新疆克州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谢依特小学,支教教师高淑贤与学生合影。新华社记者 徐宏岩 摄

4月23日,在新疆克州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谢依特小学,支教教师们在宿舍吃晚餐。新华社记者 徐宏岩 摄

4月24日,在新疆克州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谢依特小学,支教教师带领学生晨跑。新华社记者 徐宏岩 摄

4月23日,在新疆克州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谢依特小学,支教教师麦麦提伊敏·库迪热提带领学生放风筝。新华社记者 徐宏岩 摄

4月23日,在新疆克州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谢依特小学,支教教师熊丹妮和学生一起玩丢沙包游戏。新华社记者 徐宏岩 摄

这是4月23日在新疆克州阿图什市哈拉峻乡拍摄的谢依特小学(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徐宏岩 摄

作者:徐宏岩

来源: 新华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