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猪百科

手机版

禄劝产业升级绿色崛起

掌上春城讯初夏的禄劝县崇德工业园区,空气中弥漫着中药材特有的清香,与工业机械运转的轰鸣声相互交融。在禄劝县4233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山区面积占98%,但也孕育着强劲的产业动能。从药食同源功能性食品研发实验室,到太阳能真空管生产线,从碳化硅制品高温车间,到磨憨“禄劝产业园区”……禄劝县正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在“三大经济”赛道上跑出“加速度”。

科技让大山馈赠更加丰厚

在云南润苍生科技有限公司的10万级洁净车间,自动化生产线正将乌天麻、三七等中药材原料转化为冻干粉剂。透过玻璃观察窗可看到,身着无菌服的工人正监控着智能化设备的运行参数,一盒盒印有“药食同源”标志的产品被机械臂精准装箱。“我们提取的天麻素纯度达到98%,西洋参冻干粉活性成分保留率超过90%。”在公司技术总监展示检测报告的时候,旁边实验室里光谱分析仪的蓝色荧光,映照出科研人员的专注神情。

这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轨迹,反映出科技对传统产业的改变。在企业与云南中医药大学共建的专家工作站里,饶高雄教授正带领团队攻坚“林下中药材活性成分稳态化”技术难题。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同比增长24.8%。“过去主要卖天麻原料,现在通过精深加工,天麻提取物价值提升20倍。”公司总经理陈云指着展厅里的专利证书说。

在轿子山天麻林下经济示范基地,种植户张建国蹲在松针覆盖的田垄间,轻轻拨开腐殖土,露出鹅蛋大小的乌天麻。“企业教会我们生态种植法,亩产提高三成,去年增收4万元。”张建国身后的连绵青山,正在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绿色银行”。

新能源矩阵重构产业版图

崇德工业园区另一侧,禄劝浩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太阳能真空管生产线正高速运转。熔炉内1600℃的烈焰将进口硼砂熔化为液态,自动镀膜机在真空管表面喷涂纳米吸热层。工段长王师傅戴着隔热手套,一边抽检产品一边说:“我们的真空管热效率比行业标准高12%,日均产量全省第一。”

在乌东德水电站1020万千瓦的机组旁,在总装机1071兆瓦的风光互补电站阵列中,禄劝正书写着“绿色能源先行区”的传奇。

禄劝县发改局负责人指着金沙江峡谷介绍:“抽水蓄能电站建成后,这里将形成‘水电打底、风光调峰、储能调节’的智慧能源网络。”远处,施工车辆正穿梭于1200兆瓦抽蓄电站的勘探现场,85.4亿元投资将激活沉睡千年的地质潜能。

在禄劝德力碳化硅制品有限公司车间里,公司负责人拿起泛着金属光泽的复合防腐管说:“这是我们和昆明理工大学合作研发的‘三耐’材料,能在1300℃高温下连续工作5000小时。”展柜里陈列的36项转化成果,见证着这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如何用技术创新打破国外垄断。技术员小李在数控机床前调试着参数:“传统碳化硅制品脆性大,我们通过晶须增韧技术让抗折强度提升40%。”

山区县加速发展口岸经济

中老铁路上的列车汽笛声穿越国境线。在磨憨—磨丁合作区,面积达占地52.57亩的“禄劝产业园区”正拔地而起。施工现场,塔吊将钢结构件精准吊装,项目经理指着规划图介绍:“8家预入驻企业涵盖生物医药、绿色食品,未来这里就是禄劝面向南亚东南亚的产业跳板。”

在刚刚取得出口备案的云南云之汤酒业集团有限公司的白酒灌装车间,站在自动化设备旁能嗅到高粱的醇香。销售总监刘薇打开手机展示跨境电商页面:“通过磨憨口岸,云南酒品出口将取得新的突破。”这种“种植—加工—出口”的全链升级,让深山里的红糯高粱酿出了国际范儿。

在南坡国际产能合作园,1.56亿元专项债资金正转化为标准化厂房,禄劝县商务局相关负责人坦言:“山区县搞口岸经济,必须打破空间桎梏。”

当胜威化工150.6亿元投资项目签约时,很少有人想到,这个磷矿深加工巨头会选择禄劝。“我们看中的不仅是矿产资源,更是这里‘专班+链长制’的服务生态。”企业负责人说。

在禄劝县产业集群化发展指挥部,墙上的作战图标注着20余家规上企业的增长曲线,周调度会的记录本里写满问题解决方案——从用地审批到人才引进,新质生产力的培育需要制度创新的土壤。

对禄劝来说,新质生产力并不抽象,它是洁净车间里的检测仪器,是光伏板上的每一缕阳光,是碳化硅晶体的每一次原子重组,更是制度创新带来的要素聚变。当山区县为资源转化装上科技硬核,用开放打破地理限制,传统意义上的发展短板正在转化为弯道超车的独特优势。

昆明日报全媒体记者:罗昆娅

责编:谢泠然

编审:周晓雪

终审:周健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