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猪百科

手机版

被恶意欠薪怎么办

恶意欠薪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劳动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九条,用人单位拖欠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在接到投诉后,应当依法处理,包括调查、调解和可能的行政处罚等。

申请调解

如果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争议,且双方愿意通过调解来解决问题,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调解组织会协助双方进行协商,以达成和解协议。

申请仲裁

如果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双方必须遵守。

提起诉讼

如果劳动者对仲裁裁决不服,且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将依法审理并作出判决。

向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举报

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由其责令用人单位支付拖欠的工资。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六条,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报酬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将责令其限期支付,并可能加付赔偿金。

申请支付令

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强制命令用人单位支付工资。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求助社会、媒体的力量

劳动者还可以通过媒体和社交平台等渠道,公开曝光恶意欠薪行为,引起社会关注,促使用人单位尽快解决问题。

在处理恶意欠薪问题时,建议劳动者首先尝试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如果协商无果,再采取上述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劳动者应保留好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以便在需要时提供证明。

相关文章